1982年夏天,我所在的原侦察训练大队,在辽宁大连普兰店的大梁屯水库组织游泳考核。学员齐廷龙用7小时游完1万米后,踉踉跄跄向我走来,露出一口白牙问:“刘教员,我的成绩还好吗?”——这个画面,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。
当时,我担任大队游泳教员,教42名学员学习蛙泳。初步测试后,我根据学员对游泳的掌握情况,把他们分成3组:第一组熟悉水性,但动作不规范或耐力不足;第二组基本掌握动作要领,需要继续练习、定型动作;第三组不谙水性甚至怕水,需要从零开始。
学员齐廷龙来自黑龙江,打小没学过游泳,我把他分到第三组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,同组大部分学员能下水游了,齐廷龙一直“原地踏步”。我反复给他示范、带他熟悉水性,可他总是不得要领。
齐廷龙最主要的问题是怕水。我和助教商量后,决心帮助他突破“障碍”。那天,我们带齐廷龙一起乘坐救生艇,观摩游得好的学员训练。救生艇在水库绕了一圈后,即将返回岸边时,我用眼神示意驾驶员熄火,和助教两个人合力把齐廷龙“扔”进水里……
齐廷龙起初十分惊慌,在水中拼命挣扎,但看到救生艇就在旁边,我们也一直盯着他,他立刻明白了我们此举是为了锻炼他。他索性横下一条心,试着在水中浮起来,努力往前游,尽管动作不是很规范。
之后的训练中,我想办法帮齐廷龙解决划臂、蹬夹水、抬头换气等动作的连贯配合问题。尽管他很努力,抬头换气依然慢半拍。眼看考核一天天临近,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能游完1万米。
作为教练员,我不能放弃自己的学员。除了帮齐廷龙纠正动作,我总是鼓励他相信自己。按照当时的考核规定,学员在90分钟内游完5000米为“优秀”,90分钟内游不完5000米的,需要继续游完1万米,但不限时间。
那批学员中,90分钟内能游完5000米的超过四成,其他需要游1万米的学员,成绩大多在3个半小时左右,再慢些4小时也足够了,只有齐廷龙游了7小时。在我当大队游泳教员的几年间,齐廷龙是用时最长的学员。很难想象,怕水的齐廷龙在那7个小时里是如何坚持下来的,可他克服了恐惧和疲惫,最终游完全程。
那次考核后,齐廷龙的训练成绩一次比一次好。20世纪90年代,齐廷龙退伍后,被安置到辽宁营口一家单位工作。前段时间,退休的他到大连来,和我们几位老战友相聚。聊天时,那次考核是绕不过的话题。我问齐廷龙:“当年把你‘扔’进水里,恨我不?”他笑着摇头说:“刘教员,如果不是被你们逼一把,我可能就过不了那道坎儿。”
的确如此,一个人敢于“逼”自己一把,往往能激发出潜能和勇气,练成本领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主席习签署命令发布新修订的《中国人民内务条令》《中国人民纪律条令》《中国人民队列条令》
6月16日至22日,第55届巴黎航展在法国巴黎东北部布尔歇机场举行。作为历史悠久且规模庞大的航展,巴黎航展...
近日,瑞典海军最新一艘维斯比级护卫舰完成海试返回港口。这艘通体灰白的护卫舰是世界上首艘大量采用碳纤维...
2025-06-27 09:30